人們的生活越來越好,可是人們的生活中也出現了越來越多的疾病,要想避免受到這些疾病的困擾就需要我們大家對這些疾病病因有所了解。毛囊炎是我們大家比較熟悉的一種皮膚病。那么,引起毛囊炎的原因有哪些,你知道嗎?
皮膚科醫師解釋,毛囊炎系由金黃色葡萄球菌感染毛囊引起的炎癥。 祖國醫學對本病早有記載。生于項后發際部位者稱“發際瘡”;生于下頜部者稱“羊須瘡”、“須瘡”、“燕窩瘡”;發于眉間者稱“眉戀瘡”;發于臀部者稱“坐板瘡”等。
關于引起毛囊炎的原因有哪些?皮膚可以醫師介紹,引起毛囊炎的病原菌主要是金黃色葡萄球菌,偶有表皮葡萄球菌、鏈球菌、假單孢菌屬和類大腸桿菌。毛發的牽拉、摩擦、搔抓引起的損傷,皮膚的浸漬,局部蜜封包扎及應用皮質激素等是引起毛囊炎的誘因。
毛囊炎初發時常為散在性,形狀如同米粒大小,呈鮮紅色或深紅色毛囊性丘疹,其貫穿毛發,周緣有炎性紅暈,隨后迅速變成膿皰,但不互相融合。膿皰破裂或拔去其中毛發時可排出少量膿液和血漿,但局部炎癥逐漸消退后。
毛囊炎好發于頭部,而其他有毛部位也可波及。由于毛囊炎的發病部位不同,因此所表現的形式也各異,如生在頭部的毛囊炎,治療后可出現米粒至指甲大的脫發斑,而且患處生發,這通常稱為禿發性毛囊炎;有的毛囊炎呈集聚排列,其深部相互貫通而融合成片,稱為穿鑿性毛囊炎;如毛囊炎發生在枕部,因部位特殊常增殖呈乳頭狀硬結,稱為乳頭狀毛囊炎或枕部硬結性毛囊炎。
引起毛囊炎的其它病因:
毛囊炎的病因與免疫功能低下、糖尿病、皮膚衛生差,以及搔抓都有可能成為誘因。非化膿性者多與職業或與某些治療因素有關,如經常接觸焦油類物質或長期應用焦油類、皮質類固醇激素、免疫抑制劑等藥物者,均易患本病。